《羊之木》:活在有色眼光下的外來者

Valerie Su
Jul 8, 2021

--

分析電影《羊之木》,分為「祭典『諾羅羅』:從邪神轉為保護神的『外來者』」、「假釋犯與市政人員的探討」、「羊之木:真實存在的植物?人類的無知?」三個部分。以文本的角度觀察電影記號1,例如語言、文字、畫面等,並串聯多個記號加以解釋其意象。本文主要探討《羊之木》所表達人性的偏見心理、對社會的譴責,以及被成見束縛的人性。

祭典諾羅羅:從邪神轉為保護神的「外來者」

電影《羊之木》以六名假釋犯進入為故事主軸。

電影主要場景魚深市有一個傳統祭典―祭拜「諾羅羅」,男性市民穿著白色傳統服飾,手上拿著供品,隨者扮演「諾羅羅」的人繞行市區,最後回到「諾羅羅」銅像位在的海角上。在電影的設定中,「諾羅羅」原本是海上的邪神,在市民打敗祂以後,推下海角,反變成了魚深市的守護神,後來市民在海角上為祂立了一座魚頭人身的銅像。而祭典中有一項禁忌,市民不能直盯「諾羅羅」,否則會遭到詛咒。

「諾羅羅」在《羊之木》中為一關鍵腳色,串聯了整部電影所要傳達的概念。市民們雖已認同「諾羅羅」為守護神,卻因為祂源自於外界,而留下了不能直視「諾羅羅」的禁忌,在電影中並沒有加以詳細說明其原因。電影中有段對話:

「諾羅羅是不能看的吧?為什麼?」假釋犯太田問,

「因為自古以來大家都這麼做,既然大家都這麼做,就要遵守。」療養院老人回答。

「諾羅羅」是為守護神,但市民仍脫離不了祂原為海上邪神的身分,我認為市民的想法,應該視「諾羅羅」為被打敗後的被動型守護者,而非原生於市上,庇佑市民的正神,每年一度的祭典也是一種「鎮煞形式」的供奉儀式。也就是說,市民以有色眼光看待「諾羅羅」,並非誠心地完全接納祂。

祭典的禁忌建立在防止「諾羅羅」產生「直視祂是為不禮貌、不尊敬的表現」的想法,避免祂恢復邪神的本性,發生不可預期的嚴重後果。在祭典中,祭典隊伍會喊著「諾羅羅〜諾羅羅〜」這似乎代表著市民對「諾羅羅」的懼怕和刻意營造的尊重,不以英雄式熱烈呼喊,而以謙卑且溫順的口吻,像是古時侍者服侍主人的敬重口氣,這種以下對上的姿態,透露出市民對「外來者」的恐懼,同時也是對「外來者」的偏見。

「外來者」在這部電影中具有重要的意涵,似乎投射到社會上的少數、受偏見者。儘管和世人生活在同一個地方,卻因為與生俱來的不同,或者後天的偏好、習性等特徵受有色的眼光看待。甚至,擁有崇高地位者(如同「諾羅羅」被視為保護神)也無法得到外界完全的理解和認同,永遠被視為「外來者」。

假釋犯與市政人員的探討

在六名假釋犯進入魚深市時,接待人員告訴他們的第一句話是

「這是個好地方,人好,魚也好吃。」

這句話說明魚深市所有的光明面,市風乍聽單純且原始,或者是接待人員委婉表達了魚深市的純樸及美好,對比於六位假釋犯的複雜心理及黑暗?我將市政人員和假釋犯的關係,相較於市民和「諾羅羅」的關係。生理上的禁錮,六位假釋犯在犯罪後受到處罰,「諾羅羅」被市民打敗後被奉在海角上當守護神;勞動與付出,假釋犯在魚深市中扮演著贖罪與服務的角色,而「諾羅羅」在海角上庇佑全市鎮;備受猜疑和不信任,假釋犯被市政人員猜疑再犯的可能性,祭典中有不能直視「諾羅羅」的禁忌。

在假釋犯進入魚深市後,市政人員安排他們到六個不同單位工作,市區內陸續發生了多起命案,知悉假釋犯身分的市政人員懷疑他們在犯案的可能性,而假釋犯之間也互相猜疑需兇嫌的身分,引逗著潛藏在它們血液裡的犯罪因子。

有次,魚深市港口發生了一起命案,屍體的臉上帶有傷痕,漂浮在河道上,因死因不明送至解剖。市政人員討論起這件事時,說到魚深市已經六年沒發生過類似案件,懷疑是六名假釋犯所犯下的兇案。之後,解剖結果顯示死者因腦梗塞致死,臉上的傷是倒下時劃到的。「鬆了一口氣吧。」「算是吧。」「你怎麼還一副很遺憾的樣子。」「才沒有呢。」這是兩名市政人員在結果出爐後的對話,不難看出對於預期的結果的失落。同時,他們的對話充斥的玩笑意味也令我詫異,對於凶殺案的輕挑、不尊重,對於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完全破碎。

六名假釋犯當中,相較於其他行為或神態異於常人的五名假釋犯,看似鄰家大男孩,有著陰柔外表、靦腆微笑、積極的工作態度,是唯一和市政接待人員月末成為好友,以及在初次見面就告訴自己因殺人罪坐牢的假釋犯。宮腰的一切看似正常,事實上流著帶有殺人基因的血液,是六名假釋犯中最多前科的罪人,視殺人如吃飯睡覺般正常。電影的後半段,宮腰的本性愈趨明顯,他在進入魚深市後殺害了過去敵人的爸爸和其中一名假釋犯―以一種冷靜且熟練的手法。月末曾和宮腰分享「諾羅羅」的傳說,「在很久以前,每年會以活人獻『諾羅羅』,兩個人要在海角上搏鬥,在『諾羅羅』的選擇下,只會有一人會掉進海裡,成為祂的供品。」

在電影的最後,宮腰因為種種原因,像是月末對兩人友情忠貞的懷疑等,邀請月末到海角上決鬥,要「諾羅羅」決定兩人的生命。在鬥爭的過程中,兩人都掉進海裡。意外的是,「諾羅羅」銅像突然摔落,並且砸向了宮腰,他因此喪命。這似乎是對外來者、少數、受偏見者的哀悼和輓歌,對於不同團體間達成平和的理想表示失望,「諾羅羅」的最終決定是對於罪犯的制裁,亦是對於「外來者」的排除。

羊之木:真實存在的植物?人類的無知?

電影一開始,黑幕上出現五行白字:

那種子終是慢慢發芽,成了韃靼的小羊羔

是羊也是植物

其血 甜若蜂蜜

其肉 嫩如魚柳

唯有狼 覬覦著。

以上引文出自《The Travels of Sir John Mandeville》(John Mandeville January 17, 1997) 2。電影名稱「羊之木」指的是古時中亞的一種傳說植物,在傳說中它被叫做“The Vegetable Lamb of Tartary ”,中文翻譯成「韃靼植物羊」(以下簡稱為植物羊)。

傳說中是一種會長出綿羊的植物。而後世學者認為植物羊是中古時代的人對於食物的渴望,把棉花誤看成綿羊。

我認為電影海報上的綿羊是六名假釋犯的投射,被看成綿羊的棉花,是因為人的無知而被認為食物。我的另一種解釋為,五隻羊指的是排除宮腰以外的假釋犯,月末被宮腰的和善外表所蒙蔽,而最後危及月末生命的人就是宮腰,這似乎也是種無知、帶有成見的表現。

人類的無知和不了解就容易產生偏見,社會心理學家將偏見解釋為態度中的情感要素,其中也包括負面態度,也就是說,是對特定團體成員的敵意或負面態度,只因他們是屬於那個團體。在羅伯斯山洞實驗3中,兩組男孩在共同解決供水設施後消除偏見,最後甚至搭同一班公車回家。但在真實世界的我們,不同的聲音和觀點在四周尖叫,人們對於偏見的消除,似乎如電影結局般灰暗。

參考資料

1. Animal or Vegetable? Legend of the Vegetable Lamb of Tartary

2. Jack Kuo, Hypesphere網路平台,《羊之木》:人和他者的關係 。

3. 范光吉,Medium網路平台,《羊之木》:活在他人期待的地獄

4. McLeod, S. A. (2008). Robbers cave.

--

--

Valerie Su

(born in 2000) love indie rock, 19th century art, and movie.